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4章(1 / 2)





  第一名宫女死了之后,是吴成业查的案子,当时被归咎在了管事的宫女头上,甚至脸上的伤也说是这管事宫女留下来的。

  但是关键是:宫里的下人是不许留指甲的。

  若是没有指甲,又怎么能留下这种痕迹呢?

  赵碧嘉将自己的推测跟包大人说了,包大人再次道谢,之后几人便告辞了。

  杨和安则站在公正身后,安安静静的,就跟没这个人一样。等到包拯几人的身影消失不见之后,他才道:“公主,宫里盛传……说是狸猫回来复仇了。”

  “狸猫?”赵碧嘉重复道,她又想起狸猫换太子事件,虽然父皇下了禁口令,不让谈论此事,但是私底下很是沸沸扬扬的闹了一阵子。

  毕竟废了太后什么的,古往今来也不多见。

  不过被杨和安这么一说,第一个宫女死的时间,的确很是微妙。

  宫女死在父皇寿辰三日之后。

  若是当年那个被剥了皮的狸猫……想必能活上三日就是极限了。

  可是这个日子是怎么选出来的,为什么不选第二天,要选第三天?除非第三天真的就是狸猫死的日子。

  赵碧嘉又有了个新的猜测,也许做这件事情的人是知情人。她转身,杨和安就在她身后低头站着。

  “当年的人……还剩下谁?”

  杨和安恭敬的回答道:“事情已经过去了四十余年,当年经手的人已经被刘氏悉数干掉了,况且宫里没有一个活到五十岁以上的宫人……”杨和安犹豫了片刻,“太后。”

  赵碧嘉一惊,直觉摇了摇头。

  “你留心打听着。”

  “是。”

  两人一前一后往昭晴殿里去了,赵碧嘉摇了摇头,又觉得自己可能是想多了。

  这个时代,遇见什么无法解释,又或者一时间找不到真相的事情,都会往鬼神身上靠。

  不过……她想起早上庞贵妃的言语,对杨和安道:“你和月若两个看紧些,这些天别让团团出去。”

  杨和安目光一闪,明白的赵碧嘉的担心,道:“公主放心。”

  这边赵碧嘉回了昭晴殿,那边包拯已经整理出来了一份名单。

  包括发现尸体的、处理尸体的宫人,跟着三名宫女有过接触的宫人,还有就是这些日子看守御花园的宫人。

  名单上一共三十四人,包拯心里默默叹了口气,道:“公孙先生,我们这边开始询问吧。”

  因为是皇帝特意交待下来的案子,虽然没有什么期限之类的,但是默认这件事情要最先办,而且得包拯亲自来。

  包拯坐在案桌后,展昭站在他身后,公孙策坐在隐秘处的小桌边记录,身边还有一名书童给他磨墨。

  不过才问了三个人,公孙策看看站在包大人身后,身姿无比挺拔的展护卫,心里突然有了个念头。

  等到这名宫女出去,公孙策站起身来,走到包大人身边,低头在他耳边低语。

  展昭见两人说话,很是贴心的往外走了一段,甚至连头也没回,所以他一点都没看见听了公孙先生的话之后,包大人看他的眼色略显奇怪。

  “展护卫。”包拯叫道。

  “大人请讲。”展昭转过身来,看见两人已经说完了,便又走了回来。

  “这么问下去也不是个办法。”包拯道:“一共三十四位宫人要问,里面可能还有需要反复盘问的,展护卫观察入微,也很是细心,不如展护卫与本府交替盘问如何?”

  “展某才入开封府,一切听凭包大人吩咐。”

  包拯点头,“如此甚好。”

  只是这交替询问的分组方式略有奇怪。

  包拯问的全是太监,展昭问的全是宫女,当然像某些比较关键的证人,比方处理过尸身的几人,都是一起询问的。

  公孙策看了一会展昭的询问,很是满意的继续记录去了。

  虽然他挺不想承认的,但是只要展护卫轻声说一句:“姑娘莫要害怕,知道什么便说什么便是。”

  那些宫女们便会一五一十,恨不得将自己的生辰八字都要说出来。

  当然包大人黑着一张脸去吓唬太监也是很有威严的。

  嗯,公孙策捋了捋胡须,包大人找了展护卫来真是找对了。

  三天过去,这三十四人全部问完了,三人看着面前的一叠供纸,还有特意放在上面的比较重要的供词,不约而同都皱了皱眉头。

  包拯道:“这三名宫女都是偷偷跑进御花园的,没人发现她们。”

  公孙策嗯了一声,疑惑道:“学生有一事不明。”得到包大人的注视,公孙策又道:“若是第一名宫女是不小心跑去金水桥下的,但是后面这两位……就算是伤心想一人待着,也绝对不会再往已经死过人的金水桥下去了。”

  “公孙先生言之有理。”包拯道:“此乃第一个疑点。”

  展昭也接道:“展某在金水桥下查探过,的确没有任何挣扎或者其他痕迹。第一名宫女相隔时间太长,但是后面这两位,肯定不是在金水桥下遇害的。”

  展昭顿了一顿,又道:“桥下也无猫经过的痕迹。”

  包拯叹了口气,“这便是第二个疑点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