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89章(1 / 2)





  或者说,齐广云不一样。

  即便不是傅攸宁而是别的同门弟子,他也会选择在此时将人撤出。

  毕竟明哲保身是他最最基本的观念。太史门人才本就日渐凋敝,若再随随便便拿人去莽撞地填尸山血海,那太史门在他们这一代的手上就能玩脱。

  毕竟,太史门所记的许多东西,比南史堂更不能被发现。

  梁锦棠眼神烁烁地直视着他的眼睛:“齐广云,你告诉我,私家记史传承数百年,真正的目的,是什么?”

  43.第四十五章

  私家记史传承数百年, 真正的目的,或者该说最初的目的,是为了什么?

  是让龙椅上的人明白,有人在看着“他”。

  是让“他”知道,“他”做过的事不是无人知晓。一旦“他”妄为太过, 那便会天下皆知。

  如此,“他”即便不能自省, 至少也会有所顾忌,多少算得是一点约束。

  私家记史, 或者说太史门的私家记史,最初的最初, 也是最终的最终,就是世家与皇权的另一场博弈。

  太史门, 是数百年来始终站在芸芸众生之中, 却随时关切着内城所发生的一切的,那只眼睛。

  旁人怀宝剑,我有笔如刀。秉笔无隐, 不问生死,不问前程。

  这是太史门传承数百年的基石。

  当梁锦棠问出这句话时,齐广云终于相信, 眼前这个半路拜入山门的家伙, 骨子里那份并无半点疑惑的坚定, 堂正磊落, 倒真当得起太史门的初心。

  “你的意思, 南史堂出了邹敬这叛逆,我身为同行,还得鸡飞狗跳为他们善后?”齐广云冷笑,“若你面前的是太史隐,或是荀韶宜,他们大概会。而我,只想尽快将离邹敬案太近、随时会被南史堂牵连的傅攸宁尽快撤出京。”

  齐广云没有那样博大的胸怀。

  “没要你普济苍生,可至少,能救一个是一个,也不行?”梁锦棠并非不同意将离邹敬案太近的傅攸宁撤出,可他不认同齐广云隐隐事不关己、只求自保的漠然。

  况且此案还涉及邹敬叛国,在梁锦棠看来,尚有许多事可尽绵薄之力。

  “你不也说,若是太史隐或荀韶宜,他们不会坐视南史堂灭顶。”

  “还有人原本打算,若真出了事,便将南史堂的人员名单丢出去引火,以保住咱们自家弟子呢。相较之下,你该赞我一句佛心了。”想起季兰缃原本那个更加丧心病狂的计划,齐广云唇角阴郁上扬。

  梁锦棠略瞪了眼,诧异极了:“太史隐究竟是做了些什么?”他以为,太史门弟子该个个心性端方如傅攸宁。

  齐广云冷冷笑道:“梁锦棠,你大概并不清楚,太史门原本的传承,有多压制人性、不食烟火。”

  师门所有的训诫差不多都指向同个意思,仿佛人人皆只需靠一口精气神,就能活蹦乱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