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56章卖命的(1 / 2)





  “我知道大家对我们几个人意见很大,其他的我不说,我只想为大家简单口述下戚家军部分军法:”老三的半边脸肌肉纠结,被严重烧伤过,外带瞎了一只眼睛。脸上变形的肌肉随着嘴巴越发狰狞。

  “凡临阵退缩,许甲长割兵耳,队长割甲长耳,把总割哨官哨长耳。回兵,查无耳者,斩。若各故纵,明视退缩,不肯割耳者,罪坐不肯割耳之人;凡伏兵,遇贼不起及起早者,领伏兵队长通斩,各兵扣工食给恤,仍通捆打,如正兵见奇兵,奇兵伏起,不即回应者,同例;凡每甲,一人当先,八人不救,致令阵亡者,八人具斩;凡当先者,一甲被围,二甲不救,一队被围,本哨各队不救,一哨被围,各哨不救,致令陷失者,俱军法斩其哨队甲长;凡一人对敌先退,斩其甲长,甲长不退兵退,余兵斩首??????”

  学员们鸦雀无声,各自心里直冒冷汗,心说这戚继光爷爷可真狠,通篇除了割耳朵就是砍头!难怪老人家常说“怕死不当兵”,也难怪戚家军百战百胜。

  “人人都说戚家军善战,武力第一,但是你们可知道,戚继军的军法,亦是冷酷第一!”台上老三的声音几乎是吼出来的。

  徐铮曾经品评过戚家军,认为浑河之战败之原因不在戚家军,而是敌我双方力量过于悬殊,此役失败,非战之罪!即使是诸葛武侯再生,刘伯温复活,也无济于事。

  不过戚家军的军法,确实让学员们震撼了一把。要知道徐铮采用后世的训练方法,更注重的是无数次的重复,从而形成惯性,甚至变成本能,这就是后世人道、文明的象征。

  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,戚继军除了作战训练,其余的只有一项活动:唱军歌。别的什么都没有。这样的训练方法,确实能快速提高新生部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,但是最终训练结果,造就的有可能是一群杀人机器。后世战争早已表明:任何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,都是有着共同信仰的,精神团结的战力远超肉体力量。通俗说有信仰的部队才有灵魂,有灵魂的部队永远打不烂,拖不垮,随时都能浴血重生,焕发强大力量。

  古代将领但凡能做到执法如山,爱兵如子,身先士卒。不中饱私囊,就基本能得到士兵的爱护,甚至能让士兵卖命。再加上充足的训练,精良的武器装备,适当战术的运用,基本就可以成就一代名将,这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不少的类似例子。但是这里的士兵往往带有报恩或者升官发财的个人观念,并不具备集体或国家、民族、事业的精神信仰,封建朝代的士兵多为个人或者将帅作战,后世军队多以国家整体利益作战,这就是二者最大的区别。甚至可以说封建时代的士兵顶多算是私兵罢了。

  老三只是背诵了一小段军法,就停住嘴巴。等到学员们盯着他看的时候才继续说道:“所以说,你们现在还不是军人,顶多就是受过一部分基本训练的农民而已,距离一个合格的军人你们还差的很远!”

  “你们应该很庆幸,主公对你们的仁慈,吃得饱穿的暖,但是人的知道感恩,你们家今天的一切都是谁给你们的?是主公!是主公把你们从济南蝗灾中救出来,是主公让你们活得下去。养条狗还知道看家护院的,你们呢,准备怎么报答主公?就这么继续混下去?不行!当主公有危险时,你们应该怎么办?”

  一个学员带头喊道,“杀!”

  “当主公处于不利的境地时,你们应该怎么办?”

  学员们一齐喊了起来,“杀!”

  “当主公要做大事情时,你们应该怎么办?”

  “杀!”

  “这才像话,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:随时为主公卖命!”

  还好徐铮没在现场,否则肯定跑上去把老三揪下来。徐铮的考虑是为国家、民族建立一支武装力量,不是为个人,但这就是时代特色,在民族、民权、民生尚未觉醒的前提下,更多的是为己。

  老三可不懂什么大道理,他只知道,眼前这些半大娃娃们都是当兵的好料子,个个身板结实,纪律性强,听话,受过很多训练,更主要的是孤儿,真是难得的好苗子!要是主公能把他们收成“义子”就更好了!得挑个机会向主公进言,徐家军也不错啊!

  “鸳鸯阵法,操练!”

  “咚!咚!咚??????!”鼓声响了起来。

  学员们动作整齐划一,进退得体。

  老三看着眼前,感叹道:“当年的我们,只怕还比不上这群娃娃们吧!”

  老四用今有的一只手,拍了拍老三的肩膀,道:“我们已经老了,他们才是初生的太阳!但是我们也曾经辉煌过!不是吗?”

  老三用力的点点头,当年浴血杀敌,并肩作战的场景,在脑海中一幕幕闪过,最后说道:“这帮小家伙学的可真快!”

  老四裂开大嘴,“哈哈哈!原来你是不服气啊!”

  “哼??????!”

  “铮儿,铮儿!”徐秀才站在徐正面前招呼了两声,徐正仍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没反应。